各二级学院(部):
根据浙江省高教学会《关于举办浙江省第一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要求,以“四新”建设理念为引领,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自觉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教师育人职责,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选拔优秀教师参加浙江省第一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经研究,决定举办“学院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大赛专家委员会(简称大赛专委会)、大赛纪律与监督委员会(简称大赛监委会),全面负责比赛的组织筹备、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等工作。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大赛的日常工作。
二、大赛主题
推动教学创新 打造一流课程
三、大赛目标
(一)落实以本为本。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
(二)推动教授上讲台。倡导教师“回归本分”,推动教授走进本科生课堂,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成为德高、学高、艺高的名师,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推进智慧教育。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形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推动信息化手段服务高校教育教学。
(四)强化学习共同体。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鼓励以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为基础,建设学习共同体,形成传帮带机制,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五)引导分类发展。引导学院顺应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多样化发展趋势,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新要求,结合教师教学发展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分类发展。
四、参赛对象
学院在职在编教师,要求主讲教师近五年对参赛课程讲授 3 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 1 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 3 名团队教师。推荐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各 1 人(或 1 个团队)参加省赛。
五、赛事安排
(一)大赛启动
2020 年 12 月印发大赛通知,开展相关培训。各二级学院于 12 月 30 日前将竞赛联系人(附件 1)报教发中心。
(二)二级学院遴选
大赛根据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为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三个组别。各二级学院根据校赛方案自主开展二级学院遴选推荐,于 2021 年 1月 10 日前将参加校赛名单(附件 4)报教发中心,相关材料于 2021 年2月 20 日提交指定邮箱。
六、比赛环节及材料要求
(一)比赛环节
比赛环节主要包括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评审标准见附件 2)。
1.网络评审
参赛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将课堂教学实录视频、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等材料上传到大赛报名系统,由专家评委进行网络评审。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占总成绩 50%,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占总成绩的 15%。根据网络评审结果确定入围参加现场评审教师。
2.现场评审
现场评审以教学创新设计汇报为主。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全面说明整门课程的设计思路,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展示相关过程性支撑资料。汇报时间不超过 15分钟,专家评委提问交流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教学创新设计汇报占总成绩的 35%。网络评审成绩带入现场评审,按总评成绩确定奖项。
(二)材料要求
1.参赛教师需提交的材料
(1)申报书。参赛教师基本情况、课程教学创新情况等(详见附件 3)。
(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需反映参赛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具体要求详见附件 4)。
(3)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全面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成效,注重体现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明确说明课程教学创新解决了教学中的哪些“痛点”问题,注重问题导向;第二,突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反映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创新思路、举措、效果及反思,注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第三,通过基于数据、案例等证据的可靠分析,说明问题解决的情况和效果,并分析其推广应用的价值。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须有摘要约 300 字,正文字数不超过 4000 字。
(4)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 2 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约 90 分钟的 1 个视频或分别约 45 分钟的 2 个视频,视频格式标准详见附件 3)。实录视频须在真实的高校课堂环境中录制,有参赛主讲教师出镜、有师生互动的镜头,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严禁“表演式”课堂。相关材料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信息表(详见附件 3)、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以及其他有助于表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材料。
参赛教师提交的相关材料(申报书除外)和现场汇报环节中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及所在学校等相关信息。
2.参赛需提交的材料
(1)推荐参加大赛的教师名单(详见附件 4)。
(2)参赛情况报告。包括但不限于参赛基本概况、遴选推荐理由、效果与亮点、存在问题与建议等内容。
七、奖项设置
大赛设个人(团队)奖、专项奖、基层教学组织奖。
1.个人(团队)奖。按组别分设特、一、二、三等奖(具体奖项数视参赛情况而定)。
2.专项奖。根据作品特点遴选出教学活动创新奖、教学学术创新奖、教学设计创新奖等专项奖。
3.基层教学组织奖。对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成长与发展并获得良好成绩的基层教学组织,授予“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奖”。
八、其他事项
(一)大赛网址:http://nticct.cahe.edu.cn
(二)各二级学院应认真做好大赛组织与推荐工作,严格审查参赛教师资格。
(三)参赛教师应保证教学创新设计相关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九、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一)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系人:范叶青:58619169,联系邮箱:fyq@hdu.edu.cn。
(二)技术支持单位:超星集团(浙江)联系人:陈亚芳,联系电话:18736292193
(三)大赛建立工作钉钉群,请各二级学院联系人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及交流。
附件:1.学院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联系人信息表
2.学院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分标准
3.学院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申报材料
4.学院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推荐教师汇总表
5.关于举办浙江省第一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6.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参赛常见问题Q&A
2020年12号文件(高教学会关于举办第一届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_776.pdf
杭州九游娱乐官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20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