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校共建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在湖畔运动馆正式举行。双方以共青团工作为抓手,以“党团互建、人才互通、项目互联”为主要内容,以区校党团结对行动为载体,共同打造暖心党团建设品牌和学生“第二课堂”发展平台,在思想引领、志愿服务、经济转型、生态环境等方面齐心推进、协同发展,共同描绘区校共建美好蓝图。
自信息工程学院搬迁至临安以来,“湖畔红”志愿服务队尝试走进临安千万家,开展形式丰富的区校合作活动。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背景下,本次区校共建签约仪式更是将区校合作推向新的高潮。
12月4日下午,杭州市临安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临里益家青”行动暨杭电信工“湖畔红·深度融临”千名大学生助力基层治理仪式在湖畔运动馆正式举行。
参加此次签约仪式的临安方领导有临安团区委书记钱兴、团区委副书记季煜程。我院纪委书记蒋叠峰出席仪式。到会的还有临安区相关部门、学院相关部门代表,临安区下辖的33个结对社区代表,信息工程学院53个结对团支部书记以及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菁英班成员。
我院团委副书记苏前溢首先介绍区校共建实践基地项目。事实上,区校共建实践基地项目酝酿已久。在学院团委与临安团区委的多次交流学习中,就包括学院团支部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活动这一想法。在临安团区委书记钱兴的支持与副书记陈丽的牵线搭桥下,区校合作项目初现雏形。在本次签约仪式正式开始前,学院与团区委进行相关会议3次,并多次在线上、线下与3个结对街道的团委负责人进行接洽。在一次次交流中,从志愿服务区域的确定、志愿服务内容的构思、志愿服务学生的选择到相关保障措施、激励措施、奖励政策的制定,双方都在全力推进区校共建实践基地这一项目的落地。
临安团区委书记钱兴代表临安方致辞。他表示在第34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临安区委将携手杭电信息工程学院立足临安实际,通过建立社区、乡村实践服务基地,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引导广大信工学子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的新青年。
仪式邀请到新民里社区团支部书记陈雅洁,作为结对社区代表发言。本次区校合作项目,共有3个街道、33个社区作为结对实践基地,借助团日活动这一载体,2000余名大一年级新生将以团支部单位,全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间去。同时为了响应团中央“1+100”号召,由团学骨干组成的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菁英班成员将作为团支部第一书记参与指导,更是为新生团支部带去宝贵的经验。
我院2019级会计专业三班团支部书记徐微作为志愿服务团支部代表发言。早在签约仪式之前,已经陆续有团支部到结对社区开展了志愿活动。目前,学院已经与团区委完成“幸福来临·美丽乡村”志愿服务活动、“幸福来临·平安临安”志愿服务活动、“幸福来临·五水共治”宣传推广实践活动、“幸福来临·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实践活动、“幸福来临·情暖童心”志愿服务活动、“幸福来临·榜样寻访”实践活动六项志愿服务内容的前期部署工作,随着志愿活动的深入,将会有更多正在酝酿的志愿服务内容加入。
此次区校共建实践基地项目,我院与临安区当地坚持以“我与祖国共奋进,助力基层治理”为主题,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立足临安实际情况,通过建立社区实践服务基地,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引导广大信工学子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的新青年。经过多方的沟通和协商,现场还签订了《志愿服务框架协议》与《团支部结对社区合作协议》。
学院纪委书记蒋叠峰在发言中指出,通过前期探索,校地双方在资源共享、共赢发展等方面,有着深入合作的现实基础和美好前景。同时他对志愿者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发扬服务和奉献精神,二是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素质。仪式最后,他表示今后双方将会继续加大合作交流的力度,力争在合作领域、合作深度上取得新突破,将此次校地共建能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实现临安与我院更好的合作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