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目标
1.提升馆员的业务技能水平,优化馆员的知识结构。
2.提升馆员的职业兴趣、职业素养,增强馆员对图书馆的认知度与认同感。
3.加强馆员的服务意识和学习意识。
二、培训对象
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
三、 培训内容
图书馆学概论、图书馆员职能与工作要求、文献分类学概论、信息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基础。
1. 图书馆学概论
主要包括:图书馆发展历史;图书馆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在现代的专业职能与社会职能。
2. 图书馆员职能与工作要求
主要包括:本馆的基本概况;馆内日常工作内容、工作纪律和相关制度;各岗位职能与相关规章制度;馆内各类设施(水电、门窗等各类资产)的管理和维护;读者问询、引导流程与相关注意事项;馆藏资源的流通、管理、维护流程与规章制度。
3. 文献分类学概论
主要包括:文献分类学的基本概念;本馆的文献资源概况;书目报刊等文献资源的分类编目规则与方法;信息资源的检索、搜集、整理、利用和二次开发的方法。
4. 信息化图书馆资源管理系统应用基础
主要包括:信息化图书馆资源管理系统(即汇文系统)的相关基础运用知识。
四、培训方法
1. 集中培训。5月6日至8日在馆内组织每日两个课时,合计六个课时的集中培训。每个课时时长为30-45分钟。因防疫要求,培训期间实行一人一桌,保持社交距离。培训具体课时安排见下。
2. 自主学习。培训期间馆员可通过自行学习培训资料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以加强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训相关资料见下。
3. 分散考核。培训结束后,将下发纸质问卷进行考核,馆员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完成,以此检验对馆员的培训效果。未达到考核标准者,将对其加强辅导,直到考核通过为止。
五、培训具体课时安排
六、培训相关资料
包括必读与选读两部分。
1. 必读部分
文献编目分类简述(附中图法简表);
汇文系统简介与操作基本指南;
图书馆各岗位工作职责;
图书馆工作人员规章制度。
2. 选读部分
《文献分类学》,武汉大学出版社,俞军立,陈树年编;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来玲,庞恩旭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