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X档案|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梁思成

来源:图书馆发布时间:2020-04-21作者:图书馆阅读数:22793

本期人物:中国建筑史研究泰斗——梁思成

20200423654599.jpeg

 

人物简介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建筑师的职业是什么?直接地说是建筑物之创造,为社会解决衣食住三者中住的问题;间接地说,是文化的记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

——梁思成

 

01


成长求学,走进建筑



      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之后赴欧洲参观古建筑,8月18日回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


      百年前,中国动荡不已。无数古建筑遭到侵略者、军阀的肆意破坏。学习期间,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作为东方古国的中国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建筑史,这让他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悲哀。“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这是梁思成日后频频提起的一句话。

 

 

02


执教建筑,培育人才


20200423552826.png

     

     学成归国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前去东北大学任教。在东北大学建筑系草创的日子里,梁林二人不仅是组织者,更是仅有的两名建筑学“授业”老师。他们一切从零开始,既要处理日常事务,又要为新生讲课。开设的课程中,林徽因负责讲授美术和建筑设计,梁思成则讲授建筑学概论和建筑学设计原理,同时他还将西方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相融合,开设了建筑史课程。

     后来,他积极致函时任清华大学校长、主持西南联合大学校务的梅贻琦,希望清华大学尽快增设建筑学院。这一建议颇受梅贻琦的赞赏,他邀请梁思成主持筹建。1946年10月,清华大学建筑系成立,梁思成任系主任。

 

 

 

03


梁林携手,遍访中国



     从1932年到1940年的8年时间,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足迹踏遍了全中国200多个县,调查古建筑2700余处,为后人留下了数千古建筑肖像。之后,梁思成更是创作出《中国建筑史》这样的皇皇巨作。

  

      他从事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写出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的志向,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从最初的绘制草图、平面图到反复练习立面图和透视图,再到最后追溯一座建筑的历史变迁过程,只为在建筑史上留下中国的脚步。

 

 

20200423864553.jpeg


04


建筑见史,大师胸怀


四年时间,终寻大佛光

 

    曾有人说“最古老的中式木建筑,竟然保存在日本”,面对如此狂妄的言论,爱国学者梁思成和林徽因从1932年开始,穿越全国137个县市,吃尽苦头,积劳成疾,始终都没有放弃寻找,希望用事实来自证。而佛光寺的出现,就能证明中国仍有唐朝的瑰宝。寺庙因在五台山环抱之外、散落在深山老林,香火冷落,僧侣贫困,经历了几个朝代都没有钱修葺。而却是这样的条件,让佛光寺得以保存到现在。

    

    梁思成和林徽因对佛光寺的发现,给了日本学者一个狠狠的反击,重新刷新了近代中国古建筑史,佛光寺被梁思成称为“中国古建筑第一国宝”。现在佛光寺之中保存的建筑、雕塑、壁画和唐代题记等都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称为佛光寺“四绝”。


国仇家恨,但建筑无罪


    当年日本对唐朝文化的大量吸收,以及鉴真大师的到访,使得奈良在当时充满唐风的渲染,如今世界上最纯正的唐朝古建筑都保存在奈良。京都也是一座有着干年以上历史的古城,是日本文化的摇篮,那里的古建筑同样十分珍贵,仿的是隋朝都城洛阳。这些古建筑对于中国和世界都非常珍贵。法西斯末路之际,梁思成作为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在完成分内工作的基础上,向盟军总部全力争取,希望不要轰炸日本的京都和京良。


    梁思成的铜像竖立在日本奈良县文化会馆门前。正因为思成先生的全力争取,在对日本本土狂轰乱炸的时候,京都和奈良两座千年古城才能够幸免于难毫发未损。如今,保护文物的观念深入人心,已不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和平也成了两国人民最坚持的心愿。

  “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个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梁思成

 

05

卓越成就,影响世人



主要成就:

     梁思成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也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中国建筑学会共同设立梁思成建筑奖,该奖项以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师和教育家梁思成先生命名,以表彰在建筑界做出重大成绩和卓越贡献的杰出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和建筑教育家。


 建筑手绘:


 

20200423648508.jpeg

20200423585299.jpeg

20200423814022.jpeg

 

20200423290281.jpeg


06


建筑书籍,启示后人



WechatIMG8.jpeg

《中国建筑史》

作者:梁思成   

出版社:  新知三联书店      

索书号:

TU-092/365/2(7F)

内容简介:

    此书是1944年完成的,当时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的阶段。对古建筑的实地调查也仅仅限于l932--1937年这短短的5年时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要弄清中国建筑两千年来发展的历史源流,梳理清楚其发展脉络,自然只能先从主流建筑人手。此书完成后,先生深感建筑史尚需深入的课题还很多。本书是先生的重要遗著,因此补充的图片也全部采用当年先生所拍摄的图片,尽管这批图片经过水残质量已大不如前了。


WechatIMG9.png

 《佛像的历史》

作者:梁思成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索书号:

K879.34/365 (10F)

内容简介:

此书按年代编写,从南北朝至明朝,贯穿全文的是梁思成先生对每个朝代的佛像雕塑的理解和介绍,关于佛像的技法、来源、流派、风格及特色都有比较全面的梳理,尤其详细介绍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这几个大的石窟。写作时,战火无情,他和妻子林徽因以及几位研究人员踏上考察之路,赶在日军的前面去把一些古建拍摄记录下来。书中的绝大部分的照片都是梁先生当时所摄,保存到今日十分珍贵。


感悟:

   谈起建筑大师梁思成,总会想起林徽因。梁思成不一定有徐志摩的才华浪漫,也不一定有金岳霖的情深似海。但是,梁思成,是那种胸中真正有一个大海的男人。谁能看到这片大海,谁才能配得上梁思成。

 

 

参考资料来源:

《 心安历史说》

《百年巨匠-建筑篇》之梁思成

《后世对梁思成的评价是什么》

 公众号:

 中国科学报

 建筑师的非建筑

 楚尘文化

 科坛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