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四新”建设工作部署,以“四新”建设为引领,着力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推进高等教育全方位高质量发展,10月25日,由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独立学院分会主办的“面向‘四新’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在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召开。学院副院长徐毅鹏、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陈月艳、机械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褚长勇、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研讨会上,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院长童志锋致欢迎词。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施建祥讲话,他强调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加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抢抓机遇,努力开创独立学院发展的新局面。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王国银作题为《四新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新变化》的讲话。基于高等教育的新定位、四新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他指出高校人才培养应在培养范式、组织形式、教学与学习方式、教学评价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等全方位作出新变化。会议邀请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以及杭州九游娱乐官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等独立学院作交流发言。
会上,徐毅鹏以《分层分类、适应适合——杭电信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为题作交流发言。徐毅鹏介绍,我院从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生源情况出发,落实质量提升的九大基础工程,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导向、知行合一”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探索出“分层分类、适应适合”的培养模式,进而达成“有情怀、会学习、会合作、会创新”人才培养总目标。更进一步地,他对学院“815”金字塔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作具体交流。我院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分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实干应用型人才3个层次,目的在于为各个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开辟不同的成长路径,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途径。
此次交流发言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同仁们的高度认可。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落实“四新”建设,勇于突破学科边界,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体系化、有组织地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信工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