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到8日,我有幸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寻红色踪迹 溯百年初心”井冈山红色专题教育培训班,通过4天的学习教育,收获颇多,感触很深。
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驻足黄洋界哨口,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凝望茅坪八角楼、朱毛会师旧址、大井朱毛旧居、小井红军医院等革命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红土地,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之地,井冈山见证了共产主义信仰在中国革命从弱小走向成功中的伟大力量。八角楼上,听授课老师讲述当年在在革命受挫的关键时刻,在理想信念出现动摇的时候,毛主席写出《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坚定了全党全军革命的理想信念。八角楼的灯光犹如星星之火,指引着大家前进的方向,正是这种永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胸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使得星星之火铸成燎原之势。
令我感触最深是曾志墓,墓前是一块小小的墓碑,碑上镌刻着“魂归井冈—老红军战士曾志”,通过现场教学,了解了曾志同志的一生“永远跟党走,至死不动摇”的坚定信仰;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为了党的利益和需要,甘愿舍弃个人一切奉献精神。这正是井冈山精神的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在新时代,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线的老师,不断学习发扬井冈山精神,牢固树立立德树人使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努力工作。